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东莞市2022年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发布
作者:admin编辑:admin 审核:管理员 时间:2022/4/29 浏览:9019

    为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2022年,我市继续深化义务教育招生制度改革,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落实“四不变”,实行“三调整”,保障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平稳有序。4月26日,市教育局举行东莞市2022年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发布会,对今年义务教育招生政策优化调整、学位供需、日程安排、服务措施等情况进行公开发布解读,并针对社会各界重要关切进行梳理回复,跟教育君一起看看~

落实“四不变”

落实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不安

根据规定,义务教育公办民办学校都要严格遵守并全面落实免试就近入学要求,任何学校都不得通过面试、面谈、人机对话、体验活动、简历材料等各种方式为依据进行招生。今年我市各园区、镇街将继续落实免试入学政策要求,结合“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原则,根据适龄儿童人数、学校分布和规模、行政区划、交通状况等因素,为每所义务教育学校科学划定招生片区范围,积极稳妥推进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各家长可以通过园区、镇街的招生入学方案了解学校划片范围,各园区、镇街的招生入学方案将陆续对外公布。

公民同步招生和网上报名方式不变

根据国家和省要求,从2020年起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2020年我市建立了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统一招生平台(简称“招生平台”)实现了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今年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将继续依托招生平台实行同一时间段网上报名和公布录取结果,符合招生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须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招生平台进行网上报名,凡未经招生平台招录的学生不能在学籍系统建立学籍。

民办学校电脑随机排位录取不变

去年我市调整了民办学校志愿填报数量,由原来的5所调整到3所,并且优化了民办学校的录取规则和电脑派位方式,志愿录取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今年我市将继续按照去年做法,每个学生可结合实际填报不超过3所的民办学校志愿,根据派位学校的招生计划数、学生的志愿顺序通过电脑派位的方式随机录取。民办学校电脑派位招生录取实施方案将另行公布。

随迁子女积分入学方式不变

从2009年起,我市推行随迁子女积分制入学政策,通过积分排名方式安排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或申领民办学校学位补贴,为随迁子女提供了公平、公正的入学制度,有效规范了随迁子女入学管理。今年我市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继续执行《东莞市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办法》和《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积分制入学积分方案》,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可在网上报名期间提出积分入学申请,按照积分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到公办学校或领取民办学位补贴。

试行“三调整”


规范随迁子女入学条件

2022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强调“各地要认真落实《居住证暂行条例》关于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和有合法稳定就业、住所等规定要求,完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根据该要求,市教育局结合《东莞市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办法》和《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积分制入学积分方案》两份政策文件将于2022年5月18日到期的实际,向市政府申请延长两份政策文件有效期一年,并对2022年5月18日后提出入学申请的随迁子女的入学条件从“家长方持有效居住证或居住登记”调整为“持有效居住证”,即在2022年5月18日后申请入学的随迁子女,其非户籍家长必须要持有本市有效居住证。

调整民办学校直升政策

为有效规范招生入学行为,根据省教育厅有关政策规定,对民办学校直升政策进行调整。主要有四方面:一是从2025年起不再实行幼升小对口直升入学政策,即从今年秋季起入学的民办幼儿园学生,毕业时不能通过直升方式入读对口民办学校。二是从今年秋季起取消跨镇街直升入学,即从今年秋季入学起,直升入学政策仅适用于同一镇街内符合条件的幼儿园直升小学或小学直升初中,不支持跨镇街民办学校(幼儿园)直升。三是规范转学插班生的直升入学问题,从今年秋季起转学到有直升资格学校(或幼儿园)就读的学生,毕业时不能通过直升方式申请入读对口直升学校。四是规范直升顺序,办学层次同时包括小学和初中的民办学校应首先通过直升或电脑随机摇号方式招收本校自愿报读初中的小学毕业生,有剩余学位的可面向在同一民办教育集团民办学校就读符合条件的小学毕业生直升申请。录取完符合条件的直升学生后仍有剩余学位的,应面向社会招生。

加强学前教育学籍管理

为了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招生入学行为,从今年起将义务教育招生平台与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对接。在网上报名时,学生输入姓名和证件号码,系统会自动显示学生所在的幼儿园;我们也会根据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对民办学校幼升小申请直升的学生信息进行匹对,校验通过的才给予直升资格,校验不通过的不能申请直升。目前各幼儿园基本完成了在园幼儿园的信息采集,下来整理数据后将上传招生入学平台,逐步实现招生入学信息化管理。

学位保障情况


学位供需“总体平衡”

目前,我市基本实现按实际服务管理人口规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为在莞工作生活的全体市民提供公共教育服务,总学位供需基本平衡。按现有幼儿园大班和小学六年级毕业班人数,根据近年学生在莞“幼升小”“小升初”的比例,初步预测今年我市将有约25万名适龄儿童少年升读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根据各镇街报送的数据统计,全市义务教育公、民办学校起始年级学位供给较为充裕;其中,公办学校提供接近12万个学位,比上一年度增加约1.5万个。总体上看,全市义务教育起始年级学位总量能满足全市适龄儿童少年入学需求。

积分入学学位供给增加

今年我市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及在民办学校就读享受学位补贴的随迁子女人数占比不低于85%”纳入市政府“硬任务”和民生“十件实事”,鼓励各镇街、园区通过挖掘公办学位潜力和大力推行积分制入学民办学位补贴政策等方式,努力完成目标任务,提高义务教育阶段非户籍适龄少年儿童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目前,各镇街、园区正结合入学需求进行各类群体学位规划,积分入学学位数以及优待政策学位数将在确定后及时向社会公布。根据今年“占比不低于85%”的要求,预计今年积分入学总学位供给数尤其是学位补贴数将大幅增加,欢迎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家长积极申请。

热点问题解析

Q1

今年的招生流程和日程安排


Q2

今年网上报名方式有哪些?是否先报名录取的几率就会越大?


今年我市继续实行网上报名,各家长可以在5月9日10:00—5月18日17:30,通过电脑或手机登录以下网站、公众号或APP,登录“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统一招生平台”进行报名。


(电脑版)网址:https://zs.dg.cn;

(手机版):“东莞慧教育”微信公众号(订阅号),“东莞市教育局”微信公众号(服务号),i莞家微信公众号,i莞家APP。


招生录取并不是先报先得,所有学生的报名信息均在5月18日网上报名后一起推送相关部门资料初审。招生平台在网上报名期间是24小时对外开放,家长不用急着一开放就抢着报名,扎堆申请容易造成系统压力大运行缓慢,建议家长错峰报名。在这里温馨提醒家长,网上报名最重要的是确保填写的信息准确无误,真实有效。如果信息填写错误,导致初审结果不通过,就需要修正信息后重新推送给部门审核,重审需要一定时间,会直接影响家长填报志愿的时间。所以“网上报名不用急,信息正确最要紧,填写完毕认真核,确保信息没问题”。


Q3

关于入学年龄和延缓入学问题:今年入学年龄截止时间会延长到12月31日吗?


不会,2022年我市小学一年级入学年龄没有调整。申请入读小学的适龄儿童必须年满6周岁(即2016年8月31日及以前出生);申请入读小学非起始年级的,必须符合相对应的入学政策年龄;申请入读初中一年级的,必须是小学应届毕业生。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确需延缓入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向户籍地教育部门提出申请。


Q4

关于随迁子女入学条件问题:父或母一方必须要有居住证或居住登记吗?


随迁子女申请我市义务教育学校起始年级或积分制入学,如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以下统称“父或母”)是非东莞市户籍的,其父或母一方必须在网上报名时间(5月18日)截止前持本市有效居住证或居住登记,不符合条件的无法初审通过无法进行志愿填报;在网上报名时间(5月18日)截止后申请补录入学的,其父或母须持本市有效居住证件的,不符合条件的不予以补录入学。

根据上述规定,我们以小东(本人及父母都是非东莞市户籍)申请一年级为例:

再次提醒各随迁子女家长迅速检查父或母一方是否符合上述条件。如还没办理本市有效居住证或居住登记的,或居住证过期的,请尽快到公安机关居住证业务窗口办理(需通过“i莞家”公众号预约),或通过“粤省事”小程序办理。

家长可关注“i莞家”公众号,点击“预约办事—办事指南”,在搜索框输入“居住证”或“居住登记”,根据个人实际业务了解办理居住证或居住登记的办事指南。

Q5

关于志愿填报问题:父母是东莞户籍,小孩是非东莞户籍,是按照户籍学生填报还是非东莞户籍填报志愿?可以填报多少个志愿呢?


志愿填报是以学生户籍类型为基础,不同户籍类型的学生可以填报的志愿有所不同。


以上志愿并不是所有都必须填报,如学生符合多个类型的,可结合实际选择一类或多类填报志愿,若有多个志愿被录取,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注册。不同类型的志愿有不同的录取规则,家长必须在充分了解各类别的录取规则后,合理填报志愿。其中:

(1)户籍地公办学校:由户籍地教育部门统筹安排学位。请家长认真阅读户籍地中小学招生入学方案;

(2)符合优待政策学位:由属地教育部门按相应的优待政策统筹安排学位。请家长认真阅读属地中小学招生入学方案;

(3)积分制入学:按照积分制入学方案进行录取,请家长认真阅读《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积分制入学积分方案》;

(4)民办学校:由市教育局统一电脑派位录取。请家长认真阅读民办学校招生简章,全面了解民办学校办学条件、办学特色、收费标准、走读住宿安排、校车接送等情况,再合理填报志愿。

Q6

关于随迁子女积分入学:今年要多少积分才能被录取?


今年积分入学工作继续按《东莞市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办法》和《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积分制入学积分方案》执行。积分入学的录取原则是根据各园区、镇(街道)当年提供的学位数,以及申请人填报的志愿,按申请人的积分从高分到低分进行录取。由于每个园区、镇(街道)学位提供的数量不同,申请的人数不同,所以每个园区、镇(街道)每个年级每年积分入学的录取分数线均不同,须等报名结束,部门审核结果公布后才能确定当年录取分数线。建议家长提前阅读《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积分制入学积分方案》,根据积分项目和评分标准,预估自己的积分情况,并做好报名资料准备。

Q7

关于学籍建立问题:不经招生平台录取的学生能建立学籍吗?


不能。根据规定,“凡未经招生平台招录的学生不能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上建立学籍”。如被学校正规录取的学生,家长可以在招生平台查询到学生的录取和注册信息;如属于学校私下招生或超计划招生的,学校无法在招生平台为学生办理录取和注册,开学后也无法建立正规学籍,会直接影响学生后期的升学。请家长务必按照正规的报名程序报名入学,或者申请补录。如家长在注册后,发现招生平台没有显示被录取和注册的信息,请尽快联系学校,或及时向属地教育部门反映。

Q8

有机构或个人说缴纳一定费用就可以联系到心仪的学校,或者宣称“可操作性电脑随机录取软件”,家人给一定数量费用即可保证摇中,可信吗?


绝对不可信。义务教育起始年级招生必须经过招生平台报名录取,任何不经过招生平台录取的学生均属于无效,不承认学籍。而且东莞市民办学校电脑派位是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实施,派位的程序经过有资质的专业公司检测,派位程序和数据在市公证部门监督下下载封存,派位流程提前向社会公布,派位当天邀请公证处公证人员公证,全程网上直播,是无法通过操作派位软件保证摇中。每年招生季,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或机构利用家长焦虑情绪,声称可以缴纳一定的费用协助安排学位,这是典型的骗局,希望各位家长高度警惕,不要上当。如果家长有具体线索需要举报的,可致电市教育局有关科室:23126112(招生违纪)、23660823(党风廉政纪律)。

Q9

从2020年起,民办学校实行电脑派位,有些双/多胞胎被随机派到不同学校入读,请问民办学校电脑派位可以将多胞胎捆绑派位,实现同校入学吗?


根据群众诉求,在借鉴周边城市的做法,以及确保电脑派位完全随机生成派位号,没有人为操作的基础上,综合研究,决定今年在民办学校电脑派位后新增“双/多胞胎学位调剂”申请栏目,如电脑派位后双/多胞胎小孩分别被派位到不同民办学校,可以通过网上申请方式,在派位结束后第一轮补录环节优先调剂。

调剂的要求是:双/多胞胎的民办志愿学校及志愿顺序必须一致,不一致的招生平台不予以受理调剂申请;

调剂的原则是:

(1)如双/多胞胎均有录取结果的,根据7月6日电脑派位现场产生的“派位号”,将派位号后的双/多胞胎调剂到派位号前的录取学校;

(2)如双/多胞胎只有一方有录取结果,一方没有录取结果,则将没有录取结果的一方调剂到有录取结果的学校;

(3)如双/多胞胎都没有录取结果,由家长自行联系民办学校补录,不在招生平台提出调剂申请。

公办学校双/多胞胎的处理问题,由属地教育部门根据学位情况综合统筹,有需要的家长可以向户籍地教育部门提出申请。关于“有哥哥姐姐在学校就读,希望今年新生入学的弟弟妹妹能入读同一学校”的问题,经征求镇街和学校意见,由于各镇街、学校学位不一致,兄弟姐妹同校入学的问题由属地教育部门或民办学校结合小学一年级或初中一年级新生注册后的剩余学位优先考虑。

Q10

去年东莞市教育局首次开发的“东莞招考通”得到广大家长的好评,今年招考通平台做了哪些升级优化?


是的,今年我们在去年基础上对招考通进行升级优化,家长除了可以继续在招考通上了解市、镇招生政策、积分入学方案、民办学校招生简章、日程安排、咨询电话等,今年还增设了“智能回答”栏目,家长只要输入招生问题的关键字,智能机器人会自动协助匹对回答,随时为你解疑答惑,此外今年还增加了企业人才栏目,企业人才可以通过招考通了解到企业人才子女入学政策要求和申办流程。可以说“招考通在手,招生信息全都有”。目前各镇街、各民办学校的招生方案仍在完善中,待确定后将陆续在招考通公布。请家长密切关注。

来源:东莞市教育局

上一篇:关于2022年东莞市“最美工会主席、最美职工”推荐结果的通报
下一篇:东莞市2022年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发布
政策法规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