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妇女工作
巾帼绽芳华 | 屠呦呦:青蒿济世,巾帼本色
作者:admin编辑:admin 审核:管理员 时间:2023/4/21 浏览:2010

      巾帼劳模----屠呦呦

      人物简介

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首位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创制出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被认为是20世纪热带医学的显著突破。

      鹿鸣呦呦

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

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在北大医学院药学系学习。

      工作经历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

1956年,全国掀起防治血吸虫病的高潮,她对有效药物半边莲进行了生药学研究;后来,又完成了品种比较复杂的中药银柴胡的生药学研究。

1959-1962年,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系统地学习了中医药知识,深入药材公司,向老药工学习中药鉴别及炮制技术,并参加北京市的炮制经验总结,从而对药材的品种真伪和道地质量,以及炮制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后屠呦呦参加了卫生部下达的中药炮制研究工作,是《中药炮炙经验集成》一书的主要编著者之一。

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药研究任务,屠呦呦任科技组组长。

      成就事迹

1969年1月开始,屠呦呦领导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在收集2000余方药基础上,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对其中的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历经380多次失败,利用现代医学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

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在青蒿中提取到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

1973年为确证青蒿素结构中的羰基,合成了双氢青蒿素,为国内外开展青蒿素衍生物研究打开局面。

1973年,屠呦呦合成出了双氢青蒿素,以证实其羟(基)氢氧基族的化学结构

1978年,“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按中药用药习惯,将中药青蒿抗疟成分定名为青蒿素。

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发明出双氢青蒿素。

2011年11月1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在京举行“2011年科技工作大会”。会上授予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杰出贡献奖,奖励屠呦呦青蒿素研究团队100万元人民币。

      诺贝尔获得者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屠呦呦与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理由为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根据主席令,授予屠呦呦 “共和国勋章”。

      人物评价

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医人才,辛勤耕耘,屡建功勋,为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评)

春草鹿呦呦: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感动中国颁奖)

来源:河大学工

上一篇: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 习近平向全国广大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
下一篇:活动招募 | 红心向党•以书会友 高端青年趣味主题交友活动
妇女工作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