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习园地
习近平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论述摘编(十一)
作者:admin编辑:admin 审核:管理员 时间:2024/11/20 浏览:562
(一百零一)
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职业教育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论党的青年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87-88页
(一百零二)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职业教育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论党的青年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88页
(一百零三)
我国科技队伍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这是我们必须引以为豪的。但是,我们在科技队伍上也面对着严峻挑战,就是创新型科技人才结构性不足矛盾突出,世界级科技大师缺乏,领军人才、尖子人才不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同生产和创新时间脱节。“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我们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6月9日),习近平《论科技自立自强》,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年版,第87—88页
(一百零四)
要重视发挥技术工人队伍作用,让他们参与工艺改进和产品设计,使他们的创新才智充分涌流。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8月18日)
职业教育力度要加大,逐步实现中职免费教育,特别是要搞好未就业初高中毕业生的职业技术培训,使他们在校学一手、就业有技能。
——《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9月28日)
(一百零五)
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要始终高度重视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宏大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军。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劳动者的知识和才能积累越多,创造能力就越大。提高包括广大劳动者在内的全民族文明素质,是民族发展的长远大计。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一个国家发展能否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素质特别是广大劳动者素质。要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推动建设宏大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2015年4月28日),习近平《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123页
(一百零六)
我们一定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帮助职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长新本领,拓展广大职工和劳动者成长成才空间,引导广大职工和劳动者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2015年4月28日),习近平《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124页
(一百零七)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程,要上下共同努力进一步办好。
——在贵州调研时的讲话(2015年6月16日—18日),《人民日报》2015年6月19日
要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全面加强教育事业,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加快推进中西部教育发展,高度重视对农民工、职业农民、退役军人等的培训,及时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技能再培训,使劳动者更好适应变化了的市场环境。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2月18日)
(一百零八)
如何调动科研人员、创新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如何调动一线工人、制造业工人、农民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很重要的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16年3月5日)
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加快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人力基础和保障。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民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在农村改革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论“三农”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203页
(一百零九)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广大知识分子能够提供十分重要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撑、创新支撑。希望我国广大知识分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勇于担当、敢于创新,服务社会、报效人民,努力作出新的更突出的贡献。
——《我国亿万劳动群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体力量》(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154—155页
(一百一十)
勇立潮头、引领创新,是广大知识分子应有的品格。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广大知识分子要增强创新意识,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抢占国内国际创新制高点。要把握创新特点,遵循创新规律,既奇思妙想、“无中生有”,努力追求原始创新,又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善于进行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既甘于“十年磨一剑”,开展战略性创新攻关,又对接现实需求,及时开展应急性创新攻关;既尊重个人创造,发挥尖兵作用,又注重集体攻关,发挥合作优势。要坚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人民群众新需求,让创新成果更多更快造福社会、造福人民。
——《我国亿万劳动群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体力量》(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155—156页
来源:习近平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论述摘编
编辑:周楚瑶
初审:周楚瑶
复审:罗的庆
终审:叶凯贞